突发! 炼油厂大爆炸 火球冲天, 宛如核爆 温哥华遭殃

温哥华港湾+-

1、恐怖! 炼油厂突发大爆炸: 火球冲天, 居民以为"遭核打击"! 温哥华遭殃

周四晚,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位于洛杉矶附近的埃尔塞贡多炼油厂发生大火,火焰腾空而起,数英里外都能看到。这起事件恐扰乱西海岸能源市场的供应。

埃尔塞贡多炼油厂是雪佛龙在美国的第二大炼油厂,供应南加州20%的机动车燃油和40%的航空燃油。

雪佛龙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,这场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,炼油厂所有工人都已找到。目前尚不清楚炼油厂爆炸的原因。

官员敦促人们待在室内。该市在声明中表示,截至周五凌晨,火势已得到控制,公共安全未受威胁。目前没有向附近居民发出疏散命令,其中一些居民住在炼油厂街对面的公寓大楼。

尽管火势得到控制,但仍未熄灭,消防人员周五上午仍在灭火。道路仍处于封闭状态。

据炼油厂附近的居民描述,他们先是听到一阵轰隆声,然后看到了火焰。

“几乎整个天空都变成了橙色。”住在10个街区外的Sam Daugherty说道,他惊慌地开始收拾行李。

正在附近球场踢球的马可·罗杰斯回忆说:“我当时以为我们被核打击了。”

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视频显示,火焰高达数层楼,消防车架起云梯奋力扑救。

据路透社报道,两名消息人士说,火灾发生在炼油厂的Isomax 7单元,该单元将“中馏分燃料油”转化为航空燃料。

目前尚不清楚火灾将对炼油厂的航空燃料生产能力带来多大影响,以及是否会对更广泛的产量产生影响。

该炼油厂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能源设施,自1911年投产,占地约3.9平方公里,日加工原油高达29万桶,主要产出汽油、航空燃油和柴油,因此此次爆炸可能影响北美西岸油价。

燃油分析机构GasBuddy专家马特·麦克莱恩警告,加拿大西部尤其是BC省汽油价格可能短期上涨,每升或增加9分至25分。

他说:“即便炼油厂在洛杉矶,看似离温哥华很远,但它对整个西部燃料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。不只大温地区,整个加拿大西部的汽油价格都会受影响。”

同时,他呼吁民众保持冷静,不要恐慌性加油,以免进一步推高价格。截至今天上午,温哥华普通汽油价格最低约为每升1.48加元。

2、怒了! 加拿大街头乞讨泛滥, 男子当众怒斥女乞丐: 装穷骗同情!

最近几年,加拿大大城市街头出现越来越多的所谓“职业丐帮”。与一般无家可归者不同,这些人被曝出有组织、分工明确,甚至像“打工”一样,有固定地盘、搭档组合,还有专车接送上下班。

此前就有安省旺市网友拍到,他们开着崭新的SUV“上班”,先把车停在免费停车场,再换上统一的“工服”,走上街头乞讨。几个小时后再集体“下班”回家。

甚至还有乞讨者佩戴钻戒,在被质疑时,对着镜头竖中指,口出粗话,嚣张态度让许多市民难以接受。

近日,一条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。视频中,一名身穿橙色衬衫的中年男子,当街斥责一名正在乞讨的女子:“你用着上千加元的手机,却在这里乞讨。尊重一下你自己吧!”

女子一度假装上地铁离开,却又折返,并与其他乘客隔空比划手势,互相对骂。

这并非首次出现类似场景。几个月前,另一名男子在下班路上,也当众质问一名女乞讨者:“我工作累得要死,地铁里的人都很辛苦。这些人拿着免费福利、免费药物,说不定还有豪车!”

面对质疑,女乞讨者仍旧淡定回应,甚至回以挑衅手势。而当男子向TTC工作人员投诉时,只得到一个无奈的耸肩。

两名男子的举动在网上获得不少支持。网友留言称:“感谢你站出来!”、“这种公开质问应该更常发生!”、“他们利用了我们的善良,应该立法禁止乞讨!”

也有人愤怒指出:“市长还打算为他们加税,这真是让人无法接受。”

街头“职业化”乞讨现象,正让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产生不满和质疑。

3、刚刚! 加拿大邮政给出新提议: 自愿离职最高补偿78周基本工资

加拿大邮政向罢工中的邮政工人提交的最新合约提议,在许多方面与今年5月的“最终提议”类似,但取消了签约奖金,并新增了与即将到来的裁员相关的条款。提供自然减员和自愿离职等方式,提供最高78周基本工资的自愿离职补偿。

这份于今天提出的提议,距离联邦政府宣布计划改革财政吃紧的邮政服务仅一周多。该计划包括:结束每日邮件投递、关闭部分农村邮局,并将几乎所有加拿大家庭转为社区信箱收件。

拥有约5.5万名成员的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表示,这一决定是对工人的直接攻击,并迅速宣布全国范围罢工。

加拿大邮政支持这些改革计划,其最新提议包含了帮助企业顺利度过转型期的条款,包括暂时中止“终身工作保障”政策,并解除对493家城市及郊区企业邮局关闭的冻结。

公司表示,将提供最高78周基本工资的自愿离职补偿,并将在自然减员和自愿离职等方式无法达到裁员目标的情况下,才会实施强制裁员。

该提议保留了5月时提出的许多条款,包括四年内13.59%的复利工资增长,但取消了签约奖金,理由是财务状况恶化。

公司发言人Lisa Liu在声明中表示,“加拿大邮政的新提议是在公司财力承受范围内,同时确保员工长期拥有良好工作和福利”。

工会在收到提议前表示,将认真审阅和分析任何提案,以判断其是否能满足邮政工人、其家庭以及依赖邮政服务的公众的需求。

工会坚决反对政府的邮政服务改革计划,强调任何变革都必须通过有意义的协商,而不能单方面推进。

4、$10万放着不动, 竟滚成$30万! 加拿大百岁奶奶用"傻办法"实现躺赚!

2009年,加拿大推出免税储蓄账户TFSA。如今已百岁的玛丽在第一时间开设账户,并坚持每年存入允许的最高额度,总投入约10.2万加元。如今,她的账户已经增值到接近30万加元。

对于一位受教育不多、出身农家的百岁老人来说,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财富。而更令人称奇的是,她几乎没有花费多少精力管理,每年只花一两个小时。

玛丽二十多岁结婚,定居在安省南部小镇。等孩子长大后,她在珠宝店工作,把大部分收入存进银行储蓄账户。几十年后,在八十多岁时,她去银行开设了TFSA。理财顾问建议她投资进取型基金,但在女儿和女婿的鼓励下,她选择了费用更低的指数基金。

玛丽喜欢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,信任熟悉的银行。指数基金的分红自动再投资功能尤其吸引她,让资金依靠复利不断增长。丈夫去世后,她用储蓄账户应付开支,但从未动用TFSA里的钱。

她的投资主要是两只基金:

RBC加拿大指数基金,跟踪S&P/TSX综合指数,总费用率0.66%。自2009年以来,分红翻倍至2024年的每单位1加元,10月1日收盘价57.07加元。

RBC美国指数基金,跟踪标普500指数,总费用率0.66%。分红不多,但资本增值强劲,2025年10月1日收盘价57.58加元。

这两只基金涵盖了加拿大和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,包括皇家银行、道明银行、Enbridge、BMO、Shopify、微软、苹果、亚马逊、英伟达、谷歌、特斯拉,以及伯克希尔。

今年夏天,玛丽健康一度下滑,所幸近来恢复。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:TFSA账户持有人离世后,资金会如何处理?

玛丽已指定女儿们为受益人。这样,资产将直接转给女儿们,不必经过遗产认证,也就避免了认证费用。受益人会一次性获得分配,如果她们的TFSA额度足够,可以直接转入,继续享受免税增长;若额度不足,虽然领取时不用纳税,但之后的收益需要纳税。

另一种方式是指定配偶或同居伴侣为继任持有人,这样账户可继续保持免税状态。但玛丽的丈夫已去世,因此不适用。

虽然玛丽的TFSA没有突破百万,但她几乎不用操心,就凭借低费用、多元化的指数基金,让资产在十多年里实现三倍增长。她的故事,也成了稳健理财的典范。